当前位置:
环境与发展论坛观察(2024年第3期)

环境与发展论坛观察(2024年第3期)

2024-12-02 14:34
环境与发展论坛观察

2024年第3期(总第3期)

政 策 要 闻



国家发展改革委


1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印发《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工作方案》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夯实碳排放双控基础制度,构建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制定了《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工作方案》>>>更多内容,点击阅读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工作方案》答记者问




生态环境部



1 生态环境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办理污染环境犯罪案件证据指引》

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生态环境部办公厅(下称“三部门”)联合印发《办理污染环境犯罪案件证据指引》(下称《指引》)。《指引》通过条目化的证据清单,引导公安机关规范、高效取证,进一步明确检察机关审查重点和方向,不断提升污染环境犯罪案件办案质效。>>>更多内容,点击阅读


2 中共生态环境部党组在《求是》杂志发表文章《聚焦建设美丽中国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总动员、总部署。《决定》明确将聚焦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重要方面,系统部署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和战略谋划,彰显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刻认识和把握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原则方法和目标任务,凝心聚力、奋发进取,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为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更多内容,点击阅读


3 生态环境部发布《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

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抓手,对于促进绿色发展,保护和建设美丽河湖具有重要作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改革工作,明确要求“国家有关部门制定排污口监督管理规定及技术规范”。《管理办法》对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程序、权限、监测监管等作出了具体规定,是深化入河排污口设置和管理改革,建立健全责任明晰、设置合理、管理规范长效监管机制的重要文件,有利于加快提升环境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更多内容,点击阅读


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有关负责人就《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答记者问

一图读懂 | 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


4 生态环境部发布《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的发布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改革举措,对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实施方案》紧扣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目标,谋划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度改革任务,持续推动排污许可制度改革走深走实。>>>更多内容,点击阅读


生态环境部环评司有关负责人就《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实施方案》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一图读懂 | 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实施方案


5 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4年度报告》

我国始终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为全面反映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政策行动和工作情况,向国内外介绍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成效,生态环境部编制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 2024年度报告》(以下简称《年度报告》),并在2024年11月6日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发布。>>>更多内容,点击阅读



6 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计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要求,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制定了《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计划》。>>>更多内容,点击阅读

生态环境部土壤司有关负责同志就《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计划》答记者问

一图读懂 | 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计划


7 生态环境部发布《废盐利用处置污染控制技术规范(农药行业)》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规范和指导农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钠的废盐利用处置的环境管理,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农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钠的废盐在收集、贮存、运输、处理、利用和处置过程中的污染控制要求,以及监测和环境管理要求。本标准为首次发布。>>>更多内容,点击阅读

一图读懂 | 《废盐利用处置污染控制技术规范(农药行业)》


8 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2025年度消耗臭氧层物质和氢氟碳化物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方案的通知》

为保护臭氧层和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履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及其《基加利修正案》,实现2025年消耗臭氧层物质(ODS)和氢氟碳化物(HFCs)年度履约目标,根据《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我部组织编制了《2025年度消耗臭氧层物质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方案》 《2025年度氢氟碳化物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消耗臭氧层物质生产、使用、进出口配额许可及进出口审批事项办理流程,于2024年10月31日前组织做好2025年度ODS生产配额、内用生产配额和使用配额以及HFCs生产配额、内用生产配额和进口配额申请工作。>>>更多内容,点击阅读

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有关负责人就《关于印发2025年度消耗臭氧层物质和氢氟碳化物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方案的通知》答记者问




自然资源部



1 自然资源部发布《国家生态保护修复公报2024》

11月6日,在2024东亚海大会暨厦门国际海洋周开幕式上,自然资源部发布了《国家生态保护修复公报2024》(以下简称《公报》),这是我国首次以公报形式全面反映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公报》共4.7万余字,主要包括国家生态保护修复实践、国家生态保护修复制度、国土空间自然生态评价、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行动、绿色地球中国贡献五部分内容,回顾了新中国成立75年以来生态治理发展历程,发布了陆海一体的自然生态基本国情,展现了生态保护修复在美丽中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显著成效,彰显了我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强意志和坚定决心。《公报》的发布,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生态保护意识,凝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的力量,增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共识。>>>更多内容,点击阅读




会展资讯


01


第十六届环境与发展论坛

11月5日,在太湖之滨江苏省无锡市,由中华环保联合会主办,以“助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主题的第十六届环境与发展论坛正式拉开帷幕。

本届论坛会期两天,设主论坛、四场分论坛及配套活动。论坛聚焦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美丽中国建设,围绕美丽中国的热点环境问题、财政政策与金融创新、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经济社会低碳转型的挑战与机遇、重大环保工程管理与模式创新以及企业可持续发展与ESG管理等进行深入研讨。

来自生态环境领域有关领导、专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有关政府部门领导,金融投资机构、环保企业、生产企业、新闻媒体代表等出席论坛活动。
在论坛开幕式环节,全球发展智库首席专家、经济学家、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辜胜阻作特别致辞,中华环保联合会主席、原中央直属机关工委副书记、十三届全国人大环资委委员王秀峰,江苏省生态环境厅二级巡视员杨新芝分别致辞。开幕式由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谢玉红主持。
王秀峰表示,前不久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新时代新征程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重大部署,就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调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体制机制提出具体要求,这次论坛就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助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主旨,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热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言献策。
杨新芝指出,江苏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注点、调研点和研究点。江苏省以占全国1.1%的国土面积,承载了6%的人口,产出了超过10%的经济总量,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已经达到发达国家最低标准。一方面,长期以来积累的雄厚的经济基础,可以为以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融合推动美丽江苏建设提供良好条件;另一方面,通过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以数字化赋能绿色低碳发展,以绿色低碳发展的新成效不断激发新质生产力,也能更好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新时代的硬道理。可以说,当前我们正处于统筹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推进全领域转型、全方位提升、全地域建设的宝贵机遇期,本次论坛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会。我们将抓住论坛搭建的平台机遇,把各位专家领导的真知灼见与江苏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际相结合,充分吸收应用到具体工作中,更大力度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推动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坚定不移向“质”转型,在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上展现江苏担当作为。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十三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江桂斌,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夏军,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公共政策学者杨尚宝、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副站长邢可霞、江苏省环保联合会副主席杨金荣、无锡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刘峻等领导嘉宾出席开幕式。
在院士讲坛环节,江桂斌院士围绕“新污染物的基础研究与治理难点”、夏军院士围绕“双碳背景下陆地生态水文研究与展望”、 南京大学生态环境标准研究院副院长、博导黄辉教授围绕“AI赋能水处理科技全景创新的思考”做主题报告。在政策报告环节,邢可霞围绕“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促进美丽中国建设”做主题报告。在企业责任报告环节,凌志集团创始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凌建军围绕“民营环保企业出海”、攀枝花市众立诚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伟就“践行绿色发展,助力美丽中国”做主题报告。
论坛上,中华环保联合会ESG专业委员会对外发布《中国环保行业ESG发展报告(2024)》。全国工商联智库委员、中华环保联合会ESG专业委员会主任林彬介绍,近三年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的情况来看,环保行业上市公司的数量呈逐年增加趋势。2022年有36家企业,2024年有57家,信息披露率由26.7%上升到42.2%,整体呈现较快增长趋势。依据申万一级行业对2024年5月31日前披露的30个行业ESG相关报告披露率进行统计,A股上市金融行业ESG相关报告披露率最高,其中银行业披露率达到100%,环保行业位居中位,披露率达到41%。横向比较,2024年国防军工、 环保、电力设备等行业ESG披露率增长较快,其中环保行业增长超过6个百分点。
今年论坛最大的亮点是主题鲜明、层次高、针对性强。论坛围绕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论坛邀请有关部门领导,两院士院士以及生态环境领域专家学者重点解读当前生态环境领域和行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无论是主题设计,还是推进交流合作,始终围绕当前行业和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从政策解读、供需对接、技术合作等方面帮助行业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助力高质量发展。”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谢玉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指出,中华环保联合会积极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致力于将环境与发展论坛打造成服务国家、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交流合作和可持续发展平台。